回顾过去十多年来的国内电商赛道,行业风云变幻,特别是拼多多(PDD.US)和字节跳动的崛起,令传统电商平台阿里(09988.HK)和京东(09618.HK)倍感压力。
不只是电商,整个互联网行业都朝着创新、互联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是监管的方向,亦是时代变革的需要。
继9月初阿里与腾讯(00700.HK)官宣“拆墙”握手的历史性转变后,阿里很快又与另一大竞争对手京东展开了一场“联谊会”。
淘宝天猫APP即将正式接入京东物流;此外,京东也将正式接入支付宝支付。双方向对方提供了自己最核心的能力。
这意味着互联网巨头们各立高墙,建立起业务上的壁垒以形成自身竞争力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式。如今,壁垒被推倒,所有业务都放在同一舞台上竞技。
曾经在互联网巨头庞大体系下得到庇佑的子业务,也都将形成更广泛的业务合作,寻找自己最佳合作方。挖掘业务上的潜力,进一步提升效率。
这是阿里和京东两个电商平台成立 20 多年来,最大程度的一次握手。报道称,多年来两家公司互相对抗、提防,用流量、佣金、补贴等争夺商家和消费者,营销舆论互相呛声,各自都建立起了物流、支付等高墙垒垒的独立体系,一路竞争,又一起长大,然后在前几年遇上了更年轻的共同对手。
在早期的竞争中,各家都想把触角伸得更长,尽力把用户圈进自己家的生态当中,进而从2010年之后的10年,电商巨头们迅速形成,每家又形成自己的支付方式,为了方便,用户只好搭配使用。
像在2011年前,京东商城也曾支持过支付宝,但随着此后支付宝因费率等因素被停用,京东与阿里的关系也急转直下。尤其随着双方在电商领域的竞争加剧,甚至还因让商家“二选一”,而诉诸法庭。
近几年,各家的开放有所扩大,包含不屏蔽对方链接,广告出现在对家平台,核心业务提供跳转功能等,但一直没有触及支付等核心业务。比如,QQ音乐上开始出现飞猪的广告。2021年起,腾讯视频、腾讯新闻等app广告,微信里的淘宝链接可直跳淘宝等。
不过,今年的大厂们开放业务明显更核心了,在与京东牵手之前,腾讯和阿里也率先握手言和。9月初,淘宝发布《关于新增微信支付能力的意见征集》,为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淘宝网计划新增微信支付能力。
当下,国内电商赛道正进入新阶段。
一方面,拼多多异军突起后在电商市场夺得一席之地,抖音、快手(01024.HK)等短视频平台带来了直播电商、短视频等新业态,这些平台都成为传统电商平台的有力竞争者。
快手在2023年迈入了行业GMV“万亿俱乐部”,至此,国内电商市场GMV超过万亿的平台除了阿里和京东外,还有拼多多、抖音和快手这三家后来者。这些平台增长迅猛,蚕食了原有电商平台的部分市场,影响了淘宝、京东的收入增长。
以京东为例,今年二季度京东收入仅增长1.2%至2914亿元,创下京东上市以来单季度最低同比增速。其中,电子产品和家电的收入同比下降了4.6%。不过得益于降本增效及其他净额的增加,京东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92.1%至126.44亿元。
另一方面,电商行业正迎来多重挑战。进入互联网下半场后,拉新的成本越来越高,电商平台已从流量竞争进入存量竞争阶段,传统电商平台面临流量焦虑。加之市场消费变得谨慎的背景下,低价已成为电商市场中的一场风暴,目前阿里与京东在价格上仍难和拼多多竞争。
在阿里与腾讯、京东拆掉支付等壁垒,相互开放生态后,这对各平台来说带来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互联网巨头们的互联互通,能够为商家和平台带来更多的发展和获客空间,也获得更多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升消费者体验,阿里在香港有大动作。
淘宝香港站近日宣布,投入10亿元人民币提升本地消费者体验,推出限时满额包邮到港服务,淘宝香港站内有超过10亿商品适用。
追踪我们
在 Twitter, Instagram, YouTube 和 TikTok 追踪我们,查阅更多实时财经市场资讯。
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uSMART投资社群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体验uSMART?点击下方图片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我们在撰写这篇文章时,基于我们的内部研究和可靠的公开信息来源。尽管我们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采取了所有合理的注意事项,但我们不保证本文中的信息准确或完整,并对事实错误或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我们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我们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判断。我们及我们各自的董事、高管或员工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