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ETF:开盘即大涨,未来投资潜力深度解析
2024-07-17 16:22uSMART

7月16日,中国境内首批沙特ETF——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520830)、南方基金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159329)分别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交易。7月17日,这两只沙特ETF延续上市首日的涨停态势,开盘不久后再度涨停。

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上午收盘,这两只沙特ETF均处于涨停状态,溢价率双双突破15%,位居ETF市场前二,累计成交额突破2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7月16日,这两只沙特ETF换手率均超过300%,7月17日换手率有所回落。

来源:uSMART SG

 

沙特ETF的来历及特点

沙特ETF追踪的是沙特指数。沙特指数由富时罗素公司编制。指数采用市值加权方法,重点强调市场流通市值。

沙特指数由超过60家成分股组成,它们都是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筛选标准选出的,这些标准包括是否在沙特主板上市、可投资性、外资持股空间和交易流动性等。指数每半年进行一次调整,以保持其活力和代表性。

沙特ETF的投资领域集中在金融、材料、能源、公用事业和电信服务等传统经济行业,该ETF的前十大权重股的平均股息率达到3.59%,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有吸引力的分红回报和长期增长潜力。

 

警惕溢价风险

沙特两只ETF自上市以来连续两日保持高溢价状态。分析认为,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投资者配置热情高涨导致的资金大量流入,加之T+0交易机制的促进,导致了高频交易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溢价反映了市场情绪短期内的高涨,更预示着未来可能的波动和不确定性。

7月16日下午,华泰柏瑞基金和南方基金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注意两只沙特ETF的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其基金份额参考净值,存在溢价风险。

跨境ETF出现高溢价的情况并不少见。业内人士指出,当市场抢筹意愿强烈,导致实时交易价格超过ETF估算净值时,溢价便会产生。跨境ETF由于其特性,更容易出现大幅折溢价波动。

投资者在选择跨境ETF进行投资时,应避免购买溢价过高的产品。在投资前,应评估产品的溢价水平,如果溢价过高,可以考虑选择其他跟踪相同标的的ETF产品。同时,还需判断溢价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如果溢价仅是由于短期市场情绪过热,投资者可以等待溢价回落后再作决策。

 

沙特ETF未来发展潜力

沙特股票市场的表现也与油价息息相关。当油价上涨时,沙特股市的涨幅往往更大;而在油价下跌时,沙特股市的跌幅往往较小,与商品呈现一定相关但又有所不同。

今年以来,原油价格一直在每桶70美元至90美元区间波动(截至2024/7/12),沙特股市的表现也呈现出一定的震荡性。但即使在震荡中,沙特股市下跌的幅度较小,而上涨的幅度较大。其背后支撑的来源可能是沙特的“2030愿景”计划。从“2030愿景”计划来看,沙特将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例如红海新城、新未来城等,一方面能够吸引外资,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基建直接拉动经济。在基建拉动下沙特近年的经济保持高增长。

同时,沙特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关系密切,为其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中国已经连续多年作为沙特第一大贸易伙伴。沙特相对宽松的营商环境,利于其吸引外资流入。种种情况表明,沙特的经济发展正在努力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投资决策建议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投资跨境ETF,风险控制始终是最重要的。沙特ETF大火,短期内除了需要警惕溢价风险以外,投资者还需密切关注以下几个因素:

  • 原油价格。如果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原油需求减少,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原油需求减少,肯定会影响原油相关企业的业绩,也会影响“2030愿景”的投资进程和步骤,进而影响沙特股市。
  • 地缘政治。中东地区局势复杂多变,需要注意相关风险。
  • 美国货币政策。在通胀影响下美联储可能改变其货币政策,比如降息,沙特毕竟属于新兴市场,对其资本流动会产生一定影响。

 

追踪我们

Twitter, Instagram, YouTubeTikTok 追踪我们,查阅更多实时财经市场资讯。

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发现投资的乐趣?加入uSMART投资社群并分享您的独特观点!立刻体验uSMART?点击下方图片下载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责声明

我们在撰写这篇文章时,基于我们的内部研究和可靠的公开信息来源。尽管我们在准备这篇文章时已经采取了所有合理的注意事项,但我们不保证本文中的信息准确或完整,并对事实错误或本文中的任何观点不承担责任。观点、预测和估计反映了我们在文章发布日期的评估,并可能发生变化。我们无义务通知您或任何人有关任何此类变化。您必须对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项做出独立判断。我们及我们各自的董事、高管或员工将不对任何人因依赖本文中的任何陈述或遗漏而遭受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

这些证券的价值和收益可能会上升或下降。您的投资面临投资风险,包括收入和资本损失。过去的业绩数据以及本文中使用的任何预测或预测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

此广告未经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审查。